您的位置:首页 >轿车 >

当车企被打上产品派或服务派的标签时,那就输了

  伴随着国家政策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扶持,绝大多数车企都已经加入到了新能源汽车行业中来,面对竞争的不断扩大,车企也开始采用差异化的战略。以传统车企来说,由于有着深厚的汽车制造功底,转型新能源可谓是轻而易举,传统车企也更多的停留在以产品致胜的阶段。

  而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由于有不少跨界而来的“破局者”加入,加之全新品牌的关系,在制造方面无法与传统车企相媲美,打出了差异化的从服务入手,以贴心的服务来获取前期最珍贵的集客资源。

  但是面对于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新能源市场,差异化战略无可厚非,但是现在究竟是以产品为王?还是服务制胜?

  产品至上还是服务制胜?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加剧,毫不掩饰地说,对于新能源汽车的一些车企而言,首要的问题是要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在这种情况下,传统车企的竞争力相对来说更强一些。

  首先,传统车企拥有成熟的上下游供应链,并且有多年积累的技术做保障,其产品品质以及可靠性都是相当高的;其次,传统车企拥有生产资质并且都有自己的生产基地。最重要的是,传统车企资金雄厚,几乎不存在新造车势力因融资难而造成的资金问题。就拿上汽大众来说,斥资170亿在上海建立新能源工厂,并且大众集团还专门为新能源汽车开发了MEB平台。

  同时传统车企能够根据政策的变化,在未来补贴取消以及双积分的政策的影响下,能够更快速的顺应市场潮流,推出更加确实的产品作为主打竞争力,这一点是新势力车企所不具备的。

  当然,新势力也有着自己的玩法。

  “如果做好用户服务,蔚来就能存活下来”。蔚来创始人李斌提出的这个观点,落实到行动上,就是提供传统汽车当下所不具备的各种服务。

  当然,作为新生车企,在硬件实力上无法与传统车企相媲美,但是很多造车新势力都将盈利点放在了服务上,希望在车辆全生命周期里与用户直接链接——充电、停车、维修、改装,这看起来是一个巨大的想象空间。

  因此,“靠服务赚钱”,这个观点被不止一家造车新势力所提起。而就目前来说,做的最好的当然是蔚来,依靠着良好的服务态度,获得了不少的忠实粉丝,甚至将一部分自燃带来的影响都覆盖了过去。

  服务对于消费者来说,可以提供另一种的尝试,第一,它要能在一个点上打动用户;第二,它一定是在持续改进、持续经营。汽车产品的本质就是服务,为用户服务。而服务制胜毕竟新鲜感和特色更加的能够让消费者记住,其次对于车辆来说,在选择的时候,除了车子的特色和技术水准以外,对于用户来说,用户体验也是很关键的。

  相互融合才是王道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市场已成一片红海。外界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关注点开始由具体的产品转移到了厂商如何服务消费者之上。

  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培育的阶段,无论车企还是相关的配套商都应该更加重视服务意识及品牌力的打造,这一点恰恰被众多车厂所冷落,致使新能源汽车服务的体系建设速度,远远不能满足高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需求,影响了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和购买意愿,也影响了车企的品牌形象。

  这一点在传统车企上尤为突出。

  造车新势力企业更看好全新的业态,其注重用户体验,销售策略更灵活,通常是线上、线下同时进行布局。在销售和服务渠道变化的同时,各种需求也可以不断被“创造”出来,消费不再跟着需求走,而是可以不断制造新的“选项”给消费者。这也是造车新势力的一种独特玩法。

  然而就像标题所示的那样,作为一家企业来说,如果被贴上了产品派、服务派的标签,显然是不够合格的。

  当然,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传统车企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推出了更多面向消费者的服务。以上汽和广汽新能源为例,都推出了不少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为用户在用车时解决了不少后顾之忧。

  而新势力车企也是一样,如果单靠服务,拿不出过硬质量的产品,也必将不会被市场所接受。所幸我们看到有越来越多的车企将安全质量放在了第一位,开始向着更高一层的目标迈进。

  新能源汽车发展至今有一个原则是不可忽视的,那就是消费者无小事,这是所有汽车企业服务的出发点。而从用户角度来看,在用户的体验上面,能解决问题的产品才是好产品,能方便、快速地解决问题的产品,那就是一流的产品。要达到这个目的,产品至上与服务为王必将融合,“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车企才是掌握了必胜之道。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E车汇。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